close

昨天,三個人坐在A找到的咖啡館里,用最舒適的狀態窩著。

 

S是新認識的朋友,在那之前卻是聽聞不少關於她,我想之於她也是,聽聞不少關於我。

“這就是傳説中的C嗎?”

“你好,你是傳説中的S。”

幾乎確定的,幾乎不再需要聊關於自己。

我喜歡這樣的便利。

從某個人身上聽説了某一個人,然後不斷地說,被分享這件事本身其實也是某一種存在被肯定的現象。

將現有生活抑或是自己本身以前的生活圈子里的人,用一種希望大家可以有機會認識的心情去經營。

見面以後也不需要害怕尷尬,雖然我打從心底是那種對於陌生人無法即可敞開心胸的人,不過人際關係就是慢慢來吧。

 

莫名其妙的、三個看起來同時有抑鬱傾向的人,坐在A找到的咖啡館里,不做任何事,衹是低頭看手上的書。

喝咖啡,吃甜點。

 

“我感覺到憂鬱症好像又快發作。”前幾天,對著A說。

事實上也不知道到底從哪裏開始意識到情緒波動開始不尋常這件事。

反正衹能暫時擱著。

 

下意識挑了李屏瑤的《無眠》,兩小時的時間内完食,稍沉重的書總是有讓人繼續生活的勇氣。

同時,已經有好一陣子沒有那種,一次性的將一本書看完以後,還有上氣不接下氣的疲憊感,即使作爲一本文庫本。

看完以後也沒有習慣性的思考,反而是呆在那樣的情緒裏面:想消失,卻還不急著死。

我還是

停止

關於在網路社群平臺上

分享生活的習慣好了

接著,當天晚上,自以爲在大家發現以前,公告、離開那樣的地方:撤掉頭像、撤掉鏈接到這裏的網址。

 

時代的存在與價值進化成網路社群,將那樣的路徑關掉以後,存在就會被抹去了吧。

我想某個部分的我消失,而某個部分的又重新回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77zh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